close

d1235680  

很多台灣人對柬埔寨的印象,仍停留在「紅色高棉」的可怕歷史,或者千年古蹟吳哥窟的絕代風華;但其實,柬埔寨不但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、人均所得只有1000美元、貧富差距大,柬埔寨也是經濟成長率7%的新興國度、而且持續4年,躋身為亞洲目前發展最快速的國家。

柬埔寨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最大的不同,就在於「完全無限制歡迎外資進入」的開放政策。「在這裡做生意和投資,最大的優勢就是自由。」在柬埔寨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老台幹,一語道破柬埔寨的經濟特色。

而知名的時事評論家范疇對東南亞經濟議題素有研究,也經常前往柬埔寨考察,
他以深厚的觀察心得及在地經驗,針對台商進軍東南亞的戰略提出了關鍵看法。

他認為年底東協經濟共同體(AEC)將開始運作,這是一個單一市場;屆時,共同體內的東協十加三個國家(中、日、韓),經濟將互相開放,關稅、航空進入對等關係,你給我降關稅,我就必須給你降關稅;我給你一條航線,你就必須給我一條航線。在這種「你我對等」的競技場中,台灣目前沒有地位。

雖然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(TPP)和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(RCEP),與AEC都有很大程度的重疊,然而台灣加入前二者依然遙遙無期。

山不走過來,怎麼辦?不要傻等,你就走向山去。荷蘭當年有政府支援的商社——東印度公司,運用「公司」的邏輯,走遍亞洲。台灣,在AEC、TPP、RCEP都還看不到邊時,也應該充分發揮公司的邏輯,鞏固在東南亞的巨額投資。

策略:合縱連橫
先搞台資共同體,再與當地結盟

台灣商人早已走進東南亞,投資額僅次於對中國的投資,但都是單打獨鬥,頂多是產業上下游的合作。台商在全球都有一個共同習性,那就是不管做哪個行業,都喜歡獨資,至少要控股,這在東南亞也不例外。這是個當年「遊走於單一國家」的習慣,但已經不適用「經濟共同體」的生態;在跨國的經濟共同體內,「借力使力」才是王道。

不管是由政府領導還是由某大企業做「帶頭大哥」,台灣在東南亞的巨額投資,都必須與時俱進,突破家族獨資或控股的傳統思惟,形成某種「台資共同體」,與其他外資或當地資金形成同盟;如果不這樣做,台資遲早被各個擊破或萎縮得不成人形。

在東南亞的「台資共同體」中心,應該放在柬埔寨的金邊市。道理如下:一、柬埔寨是個美元國家,沒有幣值或匯率風險;二、美元外匯無管制,進出方便;三、地處東南亞半島中心位置;四、受過「紅色高棉」經驗教訓後,政府懂得擯絕意識形態;五、國家處於再生階段,歡迎各種外資,機會繁多;六、與台灣其實具有很深的淵源。

今天的柬埔寨,是個折翼的天使。老年人極少,中年人不敢回憶過去,紅色高棉之後的新生代,尤其九○後的青年,成為主要勞動力。全國一千五百萬人只有兩個目標:城市人想著致富,農村人想著生存。

外人或許會用「百廢待興」來形容今天的柬埔寨,但柬埔寨人的態度卻是「重整復興」。柬國政府得養軍隊、人民,但內部稅收基礎卻異常薄弱,只能靠外資注入來維持國家的財政流動。各國投資中,以日本占大宗,但日本基於贖罪心理或著眼於長期戰略,對柬埔寨的投資多屬「只予不取」的基本建設項目,對照之下,越南的資金多屬「只取不予」,而中國則是「既取也予」。

台灣其實在李登輝的「南向策略」下,當年已做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祕密行動,將柬埔寨作為南向的大本營就是其中之一。當年的構想相當宏偉,事實上也已與柬國政府達成高度默契,但當時負責此案的中央銀行前總裁許遠東先生亡於大園空難後,此計畫就胎死腹中。

大計畫雖沒了,但小行動不斷。而今,台灣的銀行界早已入駐金邊,其中最老牌的第一銀行,甚至一度扮演柬埔寨「中央銀行」的角色。製造業的台商也已扎根金邊周遭多年,近年來房地產業紛紛至金邊市淘金,更不在話下。



原文網址: 今周刊/錢進柬埔寨 台商「打群架」才有機會 | ETtoday財經新聞 | ETtoday 新聞雲 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50814/550018.htm#ixzz3jLYHTASV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

 

延伸閱讀>>>>   認識柬埔寨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延伸閱讀>>>>   東協代來多少的投資商機   

     延伸閱讀>>>>   說明會線上報名

 

諮詢專線: MARK  0975-086-850

LINE ID : rons0617

EMAIL : rons0617@gmail.com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O 的頭像
    PAO

    柬埔寨-麗薇雅廣場-金邊第一豪宅 房地產投資

    P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